取消
熱門關鍵字
AI

推薦課程
SEO 入門|初學者的實戰攻略
辦公室必學的AI工作術
購物車是空的!
探索課程
2025/10/17

告別無效加班:準時下班才是高效率和真努力的職場證明!

文、Shannon Lai

 

 

每天上班最大的動力莫過於3件事:薪水、午休以及準時下班。前面兩項,往往由公司提供,但準時下班這件事,卻只能靠自己來堅守。說到底,這不只是個人習慣,也是職場中應該被一起爭取的權益。

 

加班

圖片來源:freepik

 

本集學習重點
迷思一:是準時下班還是加班的人,更能代表努力工作?
迷思二:會不會因為準時下班而讓老闆對自己有偏見?
如何做到準時下班?
讓生活與工作有更清晰的界線

 

迷思一:是準時下班還是加班的人,更能代表努力工作?

 

經驗讓我明白,準時下班才是效率的最佳證明。許多人總認為,工作時間越長就越投入,可事實並非如此。有人為了多拿一點加班費,白天並不真正專注,總想著「下班後再做就好」。可到了晚上,精力早已不如白天,工作效率和品質自然也跟著打折。更常見的是,問起每天幾乎都在加班的人:每天在忙什麼?他們往往答不上來,只覺得一整天都很忙,這樣漫無目的的忙碌,很難帶來什麼實質的進展。長時間工作,若不講究方法,只會成為無效的堆疊,而不是真正的努力。

 

破除迷思:時間的長短 ≠ 努力程度

真正的努力,應該是懂得在有限的時間裡,把該做的事做得踏實又到位,而不是延長工時。效率與價值,才是值得追求的工作目標。

 

 

💡 每天不到一杯咖啡錢,就能無限學!

立即訂閱二年制會員 NT$900/月,電腦、外語、AI、設計、生活課程一次擁有,讓學習成為你的日常!

 

 

迷思二:會不會因為準時下班而讓老闆對自己有偏見?

 

這確實是許多人的顧慮,當全辦公室只有你總是準時離開,難免引來閒言閒語。起初,確實會有人懷疑:「是不是不夠上進?」可當這樣的習慣持續下去,並且工作成果也一直穩定呈現時,那些曾經的閒話,不僅會逐漸消散,還會有人開始驚覺:「為什麼你每天準時下班,卻還能把事情都做得妥妥當當?」那時,其他人加班的時間再長,也無法證明更多價值。

 

破除迷思:職場更需要的是效率與實力,不要讓加班成為習慣

加班,有時只是因為沒把握白天的工作節奏,當老闆看見你每天都能準時交出成果,自然會明白:加班不是必要,而是偶爾的例外。

 

 

如何做到準時下班?

 

第1步:訂立明確目標與優先順序

在工作開始前,最好能明確規劃當天的任務,並分清哪些是必須立刻處理的,哪些能稍後處理。把事情拆解,並按照優先順序去做,就能減少花費在瑣事上的時間。當任務變得清晰,就不會被不斷跳出的訊息和雜務拉走專注力。

 

第2步:設定工作結束時間

要學會在工作開始時就給自己設定一個結束時間,比如每天六點下班。當有了這樣的期限,就會倒推回去安排時間,逼自己在有限的時間裡找到最有效率的做事方法。這樣一來,每天都能保持警覺,不會讓時間在不知不覺間溜走。

 

第3步:掌握工作的主導權

工作不該是把你拖著走,而是由你來掌控。每天都要回顧自己是否把主導權握在手裡:今天的工作安排是否合理?有沒有什麼流程可以再簡化?唯有自己掌握節奏,才不會被無止盡的工作推著走。

 

第4步:意識到加班的連鎖效應

加班往往不是一個突然的決定,而是多個小細節堆積而來:延宕的會議、低效率的溝通,都可能像蝴蝶效應,最終演變成一整晚的加班。學會在每一個小地方守住界線,才能避免這種惡性循環。

 

第5步:準時下班並不代表對工作草率

有些人會誤以為,既然要準時下班,那沒做完的事就先放著不管,其實恰恰相反,這種態度只是一種不負責任的逃避。準時下班的前提,是在工作時間內盡力完成該完成的事,如果工作沒有做完,就得想辦法在白天找到解決的方法,而不是拖到晚上再來加班處理,這樣只會讓自己更加疲憊。

 

 

讓生活與工作有更清晰的界線

 

我們都想把工作做好,也希望日子能過得安穩而充實。準時下班,不只是在期待晚上的閒暇時光,更是一個小小提醒,告訴自己:我們應該掌握住生活的節奏,因為只有這樣,才能在職場與生活中找到更合適的平衡點。

 

 

加入菜鳥救星學習會員,不定期獲得更多知識吧!點我註冊 / 登入

 

不同頻道,不同知識 !

      

延伸閱讀
職業倦怠5個警訊&4個實用方法
職場生存法則:掌握「邊界感」的6大守則,讓你人際關係佳
不用寫程式做好Excel下拉式選單、選擇題、按鈕等元件(下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