取消
熱門關鍵字
AI

推薦課程
故事製造機 輕鬆打造條漫劇情
愷老師的魔術教室:紙牌魔術技法篇
購物車是空的!
探索課程
2025/10/01

攝影周邊器材全攻略:腳架、記憶卡、濾鏡選購指南,提升你的拍攝戰力

文、覃基豪

 

 

攝影不只有相機,周邊器材才是你的隱形戰力!

講完相機和鏡頭還有什麼?絕對還有超級多大坑!正確的使用這些周邊器材們,能讓攝影更方便、更高效、更有創意的完成。今天,我們就來聊聊腳架、記憶卡、濾鏡這些「攝影好夥伴」,幫你全面提升拍攝體驗。

 

 

1. 腳架:穩定才是王道

 

腳架頭的選擇:三向雲台 vs. 球型雲台

腳架就只是一個能伸出三隻腳的零件,上面的雲台是它的「靈魂」。

 

攝影腳架推薦

圖片來源:freepik

 

三向雲台

三向頭可以分別調整水平、垂直和旋轉方向,適合需要精準構圖的靜物或風景攝影,操作相對繁瑣。
 

● 優點:調整精準,適合拍攝商品、建築等需要精確對齊的場景。

● 缺點:稍慢,不適合需要快速變換角度的動作場景。

 

球型雲台

一顆球狀結構,能快速移動相機角度,操作靈活。
 

● 優點:快速調整角度,適合抓拍或多場景變化。

● 缺點:操作不夠精細,可能不適合拍需要完美水平的畫面(靜物、環境)。

 

腳架材質:鋁合金 vs. 碳纖維

腳架的材質直接影響它的重量和穩定性。

 

鋁合金

● 優點:結實耐用,價格相對便宜。

● 缺點:比碳纖維重,長時間攜帶會累。

 

碳纖維

● 優點:輕巧穩定,特別適合戶外拍攝或旅行。

● 缺點:價格較高,對預算敏感的人可能會猶豫。

 

腳架的高度與腳段數

高度:根據你想拍攝的東西去準備腳架,如果拍桌上靜物至少要能比人高,要拍人像至少最低要能在人的腰部以上附近。

腳段數:段數越多,折疊起來越短,但每多一段連接,穩定性會稍微下降。

 

 

2. 記憶卡

記憶卡是存放照片和影片的地方,雖然看起來不起眼,但你知道為什麼一張記憶卡可以賣到五六千嗎?

 

相機記憶卡

圖片來源:freepik

 

記憶卡的類型:SD 卡 vs. microSD 卡

 

SD 卡(標準大小)

最常見於相機,適合大多數無反相機和單眼相機。

建議:選擇品牌市占率高,平均評價好且讀寫速度達到相機需求的卡片。

 

microSD 卡(小型卡)

多用於手機或無人機,經過轉接器也能用在相機中。

建議:適合偶爾用作備用,但如果有空間,標準 SD 卡更穩定。

 

速度標準:UHS vs. V 等級

記憶卡速度是存取的核心,拍影片和連拍時,選擇速度不足的卡會導致「卡速」(簡單來說,還在存你拍不了,只能看著畫面錯過)。
 

● UHS 等級:有分U1、U3,再更進階有UHS-II,建議買預算內最快的。

● V 等級:V30、V60、V90,數字越高,讀寫速度越快。
 

一般攝影師的記憶卡大多在U3等級,專業需求約300mb/s (64GB價格$2500上下,一張)

 

容量選擇:大卡 vs. 小卡

● 32GB-64GB:日常拍攝足夠,適合旅行或輕拍。

● 128GB+:適合拍攝高解析度影片或一整天的密集拍攝。

 

 

💡 每天不到一杯咖啡錢,就能無限學!

立即訂閱二年制會員 NT$900/月,電腦、外語、AI、設計、生活課程一次擁有,讓學習成為你的日常!

 

 

3. 濾鏡:畫面的調味品

濾鏡雖小,但能極大改變照片的質感。這裡有三種必備的濾鏡類型:

 

相機濾鏡

圖片來源:freepik

 

UV 濾鏡:鏡頭保護罩

● 主要功能是保護鏡頭前組玻璃,減少紫外線對照片的影響。

● 建議:買高透光率的國際品牌,避免便宜濾鏡影響畫質。

 

偏光鏡(CPL):消除反光

● 適合拍攝水面、玻璃或增加天空藍色的飽和度。

● 使用技巧:旋轉偏光鏡來調整反光效果,找到最佳角度。

 

ND 濾鏡:減光的藝術

● 減少進光量,讓你可以在白天用慢快門拍出光軌或柔滑水流。

● 選擇建議:ND8、ND16 適合日常使用,ND1000 則是長曝光愛好者的首選。

 

 

4. 快門線與遙控器:讓你遠離抖動

快門線或遙控器是避免手動按快門造成震動的利器,特別是在長曝光或精密拍攝時。

 

相機快門

圖片來源:freepik

 

● 有線快門線:簡單便宜,但需要連接相機。

● 無線遙控器:操作更方便,有些還支援藍牙或 WiFi 控制。

 

 

5. 攜行設備:背包與收納

拍攝過程中的舒適性和便利性,往往取決於你的攜行裝備。

 

相機包推薦

圖片來源:freepik

 

攝影背包

● 單肩包:適合輕便裝備,快速取用。

● 雙肩包:能攜帶更多器材,適合長時間戶外拍攝。

● 滾輪箱:適合攜帶多組設備,尤其是棚拍工作。

 

內膽包與防護

如果你不想換背包,一個防護良好的內膽包能把普通包改造成攝影包,還能保護設備不受撞擊。

 

 

6. 清潔工具:保持鏡頭清晰的重要性

灰塵和指紋是畫質的大敵。以下工具必不可少:

 

相機保養

圖片來源:freepik

 

● 氣吹:清除鏡頭或感光元件的灰塵(不建議用嘴巴吹灰塵,口水會沾上)。

● 鏡頭布:柔軟不刮傷,用於擦拭鏡頭表面。

● 清潔液:清理頑固污漬,但記住用量要少,避免液體滲入鏡頭。

 

 

結語

 

周邊器材請選擇高品質的品牌,才能保護你的設備!

攝影不僅僅是相機和鏡頭,這些周邊器材雖然不起眼,但能極大提升你的拍攝體驗和作品質量。從腳架到濾鏡,從記憶卡到清潔工具,每一件小裝備都能幫助你更輕鬆地創作出滿意的照片。

 

 

加入菜鳥救星學習會員,不定期獲得更多知識吧!點我註冊 / 登入

 

不同頻道,不同知識 !

      

延伸閱讀
相機怎麼挑?家用與商用機型選購指南
像素越高畫質越好?破解手機相機畫質迷思:感光元件、光線才是關鍵
相機感光元件全解析:尺寸、ISO、選購指南,新手也能拍出好照片